提问

2024年如何认定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

律师事务所 2024-03-24    人已阅读
导读: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我国刑法中对安全生产领域严重违法行为的刑事规制,其中“直接责任人员”是该罪行的主要责任主体。认定直接责任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案情,从行为人是否违反了安全管理规定、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以及其在事故中的职责地位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认定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

根据我国刑法第134条和相关司法解释,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者管理人员,由于疏于管理、违章指挥等原因,导致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二是具体操作人员,因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规定,直接引发重大事故发生的;三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了明确界定。

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与过失犯罪有何异同?

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犯罪均属于我国刑法中对因行为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的规制范畴,但两者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形态以及法定刑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 犯罪主体: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通常为工厂、矿山、交通运输单位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而过失犯罪的主体则更为广泛,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行为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工作等各种场合。

2. 犯罪客体: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安全生产、作业的管理制度,而过失犯罪的客体则根据具体罪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权,过失致人重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健康权等。

3. 犯罪形态:重大责任事故罪表现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而过失犯罪则是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4. 法定刑:刑法第134条规定,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则根据具体的罪名有所不同,如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重伤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对于过失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部分第五章“刑事责任”中有相关规定,如第十五条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各分则中的过失犯罪如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3条)、过失致人重伤罪(第235条)等,均有相应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规定。

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刑事责任如何量化判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主要针对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刑事责任的量化判定,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明知故犯,故意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者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有明显的疏忽和放任。

2. 客观行为:具体违反了哪些安全管理规定,以及这些违规行为与事故发生的直接因果关系程度。

3. 造成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实际损害结果,以及社会影响程度。根据《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一般以死亡一人以上三人以下,或者重伤三人以上十人以下作为“重大伤亡事故”的认定标准。

4. 自首立功、赔偿谅解等情节:这些都可能在量刑时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考虑。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对“情节特别恶劣”进行了细化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刑事责任量化判定是一个结合主客观因素、损害后果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情况,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的过程。

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全面审查相关人员的行为及其与事故之间的因果联系,并结合其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职责和地位,依法确定刑事责任。同时,也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止此类犯罪的发生。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的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法律咨询,请登录律师事务所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祝您一切顺利!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律师事务所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